八戒体育两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期,随着政治、经济的繁荣,具有“与民同乐”政治理念的公共园林应运而生。宋代地方官吏所造园林一般称为“郡圃”,郡圃分为狭义郡圃与广义郡圃,狭义郡圃指在州县衙后堂设置山池林木以为官吏宴集、待客及游观之所,广义郡圃即除狭义郡圃外还包括官吏建造的山水公共园林。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为毛茛目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灌木,原产于我国。牡丹依据用途可分为药用和观赏两类,药用牡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观赏牡丹的具体起源时间不可考,但大量记载牡丹的诗词、笔记小说出现在唐代。两宋是观赏牡丹栽培发展期,这一时期观赏牡丹栽培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具有更高观赏价值的多叶、千叶牡丹品种大量涌现。北宋,观赏牡丹被引种至全国各大城市,其栽培中心形成“一大多小”的格局,即洛阳牡丹“天下第一”,而名品“延州红”出自延州、“丹州红”出自丹州、“鞓红”出自青州、花王“姚黄”出自“北邙山下白司马坡姚氏家”,牡丹之“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在全国已为人熟知。
韩琦,字稚圭,号赣叟,相州安阳(河南省安阳市)人,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仕途中多次在地方为官。韩琦所处时代,正值北宋和辽、西夏等国频繁发生边境冲突,宋的统治者要想治理一个稳定的国家,就需要增强人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传统儒家士大夫,韩琦在地方为官时一直秉承为国分忧、教化民众、克己律己的思想,本文拟从韩琦在定州、相州和大名府为官时兴建园林、引种牡丹为线索,探讨他赋予牡丹的新意象。
定州(河北省定州市)为宋辽边陲之重镇,河朔之咽喉,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史载:“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镇、定,以其扼贼冲,为国门户。”宋仁宗前,朝廷一直以武将为帅镇守边关。庆历八年(1048)四月,仁宗“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兼本道安抚使”,将边关统帅之职由武将改为文官。庆历七年(1047)十二月,任真定知府的韩琦以资政殿学士、给事中改知定州兼定州路安抚使。到定州赴任后,韩琦在处理州府及军事政务之余先后修建了两个园林——阅古堂、众春园。阅古堂是私人园林,在定州衙署后圃,“会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为之堂。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他将前代的贤守良将六十人绘于堂壁,其功能有两个:一是自我激励,“中山雄北边,地得要害扼”,定州位于宋辽边境,安抚使需时刻自省、提高警惕,将保境安民时时刻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二是教化宾客、同僚,“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古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而俱本之于忠义”,边境时有冲突,任何一个不冷静的举措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韩琦希望借此能够教化同僚不要任性弄权,时刻以保国安民为己任。范仲淹《阅古堂诗》赞曰:“堂上绘昔,贤阅古以儆今八戒体育。牧师六十人,冠剑竦若林。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阅古堂内有观赏牡丹引种,诗《阅古堂八咏·牡丹》表明了韩琦引种牡丹的意图,“极塞将何奉燕娱,牡丹池馆一株无。谁人会我栽培意,欲见吴宫小阵图”,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引种至边疆,使得边境军民能够见到,从而了解到太平盛世的美好,增强军民的国家、民族认同,这是牡丹第一次被赋予“太平盛世”的含义。皇祐三年(1051),韩琦在李昭亮所建旧园的基础上修建了公共园林——众春园,位于“郡城东北隅,潴水为塘,广百余亩,植柳百万本,亭榭花草之盛,冠于北陲”,众春园占地面积辽阔,引种观赏树木、花卉众多,“凡栋宇树艺,前所未备者,一从新意,罔有漏缺。又治长堤,筑门西南隅,以便游客”,公园内各种树木、花卉齐备,又修建长堤方便游客游览。韩琦之所以在边疆修建园林,主要是因为“庶乎良辰佳节,太守得与吏民同一日之适,游览其间,以通乎圣世无事之乐”,让百姓知道当今世道是太平的、昌盛的,一扫“自唐天宝失御,盗据戎猾,兵革残困,民不知为生之乐者百有余年”的苦难。众春园中栽种的观赏牡丹可能有来自附近州县友人的馈赠,韩琦有诗《谢真定李密学惠牡丹》《再谢真定李密学惠牡丹》表达对友人李密学赠送牡丹的感谢,“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会得主人将雅意,欲教邻境伏香名”“牡丹京洛艳,惠我见新邻。一与樽前赏,重生塞上春”。诗《新植花开》表达引种牡丹开花后韩琦的欣慰之情,“去岁栽花遍小栏,只忧芳艳不禁寒。年来醉赏春风里,无限边人见牡丹”,将牡丹引种栽培到定州,让边境百姓能够像洛阳百姓一样享受到有牡丹的太平盛世,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
韩琦在定州为官前后长达五年,这五年中,他“设条教,葺帑廪,治武库,劝农兴学,人人乐其恺悌”,政绩斐然,深受百姓拥戴。皇祐五年(1053)正月,当他满任期赴并州时,当地乡民“遮留设祖,哭声动野,刻德政三十条于石”“诣阙挝登闻鼓,乞立公生祠”。
相州(河南省安阳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要冲,既是从河北地区进入京城开封的门户之一,又是中原地区的北部屏障,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二月,韩琦以疾自请改知相州,仁宗以韩琦为武康军节度使知相州,打破了官员不能回乡做官的旧例。到相州赴任后,韩琦在处理州府、军队政务及养病之余,将相州府衙蔬圃南北重新进行规划扩建。州圃被划分为两园,“其一居新城之南西为甲仗库,凡五十六间,由是兵械百万计,始区而别焉……其二居新城之北为园,曰康乐”,南园是军械库剩余之地所建,主堂名曰昼锦堂,是私家林园。“以库之东之余地,通于后园,由是园之南北始与东西均焉,有与其东前直太守之居,建大堂曰昼锦堂”,堂名取自《汉书·项籍传》中“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韩琦取反义“昼锦”,意在告诫自己衣锦还乡也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韩琦诗《昼锦堂》点明取名之意,“虽前有鼎镬,死耳誓不变。丹诚难悉陈,感泣对笔砚”。昼锦堂完工后,韩琦又移栽了来自洛阳的牡丹名品,诗《昼锦堂同赏新牡丹》云:“牡丹亲植锦堂前,回首光阴二十年。一见开颜如有旧八戒体育,三来经赏岂无缘。竞新品目应输洛,独守单平似信天八戒体育。欲寄朝云皆大笔,愿搜豪句饰妖妍。”州圃之北的康乐园是公共园林,园名意为:“(州民)知天子圣仁,致时之康;太守能宣布上恩,使吾属有此一时之乐。”康乐园发挥的功能与韩琦在定州时所建的众春园一致,“(园)既成而遇寒食节,州之士女无老幼,皆摩肩蹑武,来游吾园。或遇乐而留,或择胜而饮,叹赏歌呼,至徘徊忘归”。康乐园建成后,又新修求己亭、广春亭、狎鸥亭和观鱼轩,其中狎鸥亭也栽培有观赏牡丹,韩琦诗《狎鸥亭同赏牡丹》描述了狎鸥亭的牡丹盛开,“丹砂缬妙深难染,白玉冠危莹绝瑕。肯与姚黄为近侍,亦须称后始无差”。康乐园既植有各种观赏植物,又凿有人工鱼池,已有现代城市公园布局之雏形。
嘉祐元年(1056)七月,韩琦病愈,仁宗招其回京,任工部尚书、三使司。韩琦第一次在相州为官共一年多时间八戒体育,期间虽然养病,但政绩依然显著,“治武库,劝农桑”,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赞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熙宁元年(1068)、熙宁六年(1073),韩琦均任职相州,后两次任职相州的时间里又修建了曲水亭、荣归堂、虚心堂等建筑,三次不同程度的增建把一个州署后园扩建成远近闻名的中原名园。元代葛逻禄乃贤《河朔访古记》载:“郡廨园亭,雄壮华丽甲于河朔。”
大名(河北省大名县)是大名府的治所,素有“北门锁钥”“天下咽喉”之称,是北宋防卫辽国的重要屏障。庆历二年(1042),辽国在燕云一带集结重兵伺机南下劫掠,仁宗采纳宰相吕夷简的建议升大名府为陪都以示北上亲征之决心,故大名府又称为“北京”。《韩忠献公年谱》载:“熙宁初,河北水溢,地大震,官寺民居,荡覆者大半,诏以淮南节度使、司空兼侍中韩魏公为河北安抚使判大名兼北京留守八戒体育。”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河北发生特大地震、洪水,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以韩琦为河北四路安抚使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处理河北灾情、巩固边防。韩琦赴任处理好灾情、稳定河北后,利用闲暇时间修建了三处私园,(光绪)《畿辅通志》载:“韩魏公建堂三,一曰安正,二曰善养,三曰雅集。”安正堂应为韩琦平时办公之园,明代李贤《大明一统志》载:“安正堂,在旧府治,韩魏公留守时建,与所建善养、雅集二堂皆有诗。”韩琦诗《安正堂》云:“兹余忝帅守,上责赋荒政。无术济饥流,感速赖仁圣。连书大有年,愁戚变讴咏。渐舒绥集劳,犹治淹痼病。颐生择所宜,宴息务清迥。乘闲新此堂,庶用安吾正。汝正果何如,自得本天性。”道出兴建此堂的目的在于时刻警示自己不要忘记使命,虽然患病在身却仍需尽职尽责报答圣上知遇之恩。安正堂也有牡丹引种,韩琦诗《安正堂观牡丹》云:“何须风雨苦相催,自结东君不在媒。开晚要当三月盛,艳高宜作百花魁。好期天上香魂返,长对樽前醉玉颓。谁道元舆能体物,只教羞死刺玫瑰。”正是其在大名府为官的真实写照,河北灾情严重,自己患病年老体弱,但仍然努力报效朝廷。南宋徐度《却扫编》载:“韩魏公喜营造,所临之郡必有改作,皆宏壮雄深,称其度量,在大名于正寝之后稍西为堂,五楹尤大,其间洞然不为房室号善养堂,盖其平日宴息之地也。”善养堂是在前堂旧址上翻新建造的,环境优美,是韩琦休闲的场所。韩琦诗《善养堂》云:“乘闲娱诗书,遇节振丝竹。颐真与放怀,动静获所欲。于气贵能养,在礼思无渎。侯邦谨法度,是克绥遐福。”除以上私园外,大名州圃旧有公共园林后园、西园二园。可能是因为政务太忙加之年岁渐高、身体病恙,韩琦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在大名新建公共园林,仅将二园修缮扩建。骑山楼为韩琦在西园修建的一处建筑,(正德)《大名府志》载:“骑山楼,在旧府西园,韩魏公建,有诗。”韩琦诗《辛亥重九登骑山楼》记载了骑山楼的高耸,“西北楼高四望长,登临还赏节辰良。荀陈盛集星光动,相卫名山记字详”。除此外,韩琦有诗《中和节后园》《立秋日后园》等,皆描述了后园的景色优美,但诗中无不体现其因疾病缠身意图退休致仕的想法。
熙宁六年(1073),韩琦深感年岁已高、疾病缠身,再次请罢回乡,后神宗终以韩琦为永兴军节度使再判相州回乡养老,直至熙宁八年(1075)去世。
韩琦一生功勋卓著,在朝有定策之功,在地方民众立生祠祭之。他喜爱园林,每到地方必会兴建园林,尤其是公共园林的建设,使得边关百姓能够感受太平盛世。园林在韩琦的眼里,是教化和引导民众的重要工具,具有突出的政治功能。在韩琦园林的建设中,牡丹发挥了重要作用。牡丹在唐、北宋一直被认为是富贵之花,是高贵之人所有。韩琦在园林引种牡丹,赋予牡丹以新的意象,从此牡丹不单单是富贵之花,更是太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