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体育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四叶草堂联合团队,自2014至今在上海深度参与城市更新过程,由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作为先锋研究和实践指导,四叶草堂通过规划咨询、系列培训、专项行动、实操手册和赛事节日等多板块项目实践,共同建立了一整套以社区花园为触点的多方参与组织体系。
截止2023年,上海团队直接参与设计营造的社区花园260个,通过团队培训赋能或市民自主学习,由社区设计八戒体育、营造、维护的社区花园数量,已经超过了1200个,社区参与和营造工作坊超过1600场。特别的,2022团队支持南宁市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老友花园超过600个,继南宁之后进一步开拓参与宜昌(专业版团园行动)和信阳(TBB社区营造与共建花园系列行动),并且持续深耕“参与式社区规划”,拓展空间层面上更为广泛的“街区共生”,试图开拓共生城市的局面。
创智农园是一场从0-1的“共治共同体的可能性实验”,缘起于团队对于公共空间之上现实困境的思考,即对于公地悲剧与公共衰退问题的反思;其中社区花园作为社区独特的共有空间,成为这场反思行动中一大突破点。
2016年建立创智农园是团队社区花园实验的第一个试验场,也是综合性社区花园代表案例。地处杨浦区创智天地一个有围墙的新老社区之间,地块为围墙外侧的一片占地面积2 200㎡的狭长闲置用地八戒体育,用地性质为游园。2015年由企业代建,社会组织参与设计运营,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加入社区花园和社区营造。农园由设施服务区、公共活动区、朴门花园区、一米菜园区、互动园艺区组成,园内设置有垃圾分类箱、蚯蚓塔、堆肥桶、小温室等可持续能量循环设施。农园中部是旧集装箱改造而成的移动式建筑,作为睦邻社区活动空间和自然教室。
创智农园不仅是上海首个位于开放街区的社区花园,更是首次多元共治的尝试。农园所在老旧社区由于围墙的隔离,到农园参与活动需要绕行。在设计师发起的农园公共艺术活动中,在墙上画了一道五彩缤纷的魔法门,更预留出了一条通向这扇门的道路,希望未来真的能够打开门,拉近农园与住区的距离。通过在地社会组织团队与政府的沟通,以及社区的努力,在花园边围墙上凿开一个小门,冠之以“睦邻门”,打通了新老社区之间的空间隔离,促进了2个社区的邻里交往。在睦邻门一例里,第一、二、三部门的“松弛”合作八戒体育,带来了意料之外的边界突破,带着“打破心墙”的寓意,该案例也作为多元参与社区共治的典型项目,连续入选2017、2018年度上海手册及2018年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社区花园作为民众可共建共享社区公共空间,其特点是在不改变现有绿地空间属性的前提下,提升社区公众的参与性,进而促进社区营造。
创智农园是团队从0-1创造性的突破与尝试,而”1-100“,则是象征着团队参与式社区花园实践由社区花园迈向街镇系统性社区规划,代表案例为:东明路街道系统性社区花园与社区规划实践。目前团队与东明路街道合作已实现百个直接或间接赋能形成社区花园,由”点-线-面“串联起社区花园网络,并基于参与式实践开展其中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方法、机制及社区规划师制度探索,具体可概括为:系统规划组织化、多层次队伍建设、全过程公众参与。
从整个城市层面来看,社区花园网络具有更大的体系,上海社区花园网络的产生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的两套系统同时生长的,目前全市的社区花园数量已经到超过百位级别,直接参与设计营造的超过260个,形成一种多方共治的绿色网络八戒体育。
自2021年起,团队走出上海,在南宁市、宜昌市、信阳市与当地住建、规划等条线合作,总结出一套可以在其他城市推行的可操作性共创流程。目前这套工作方法已在南宁实现:参与调研155个小区,完成花园方案1174个,参与行动者766人,核心花友814人,获得居民签字1673个,直接开展花园营建245场,完成超过600个社区花园,12月,老友花园节和论坛开幕,李建文副市长出席并颁奖致辞。
2022年疫情时期,团队联合全国SEEDING联盟正式发起团园行动SEEDIN GARDENS,4-8月开展了超过30场在线直播,回收有效数据样本1155份,114位团长,参与团员行动人员涵盖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9个省份十余个城市,完成中国社区花园白皮书(四叶草堂公众号回复“白皮书”可以下载),完成2022中国社区花园地图。豸峰团长(本名孙晓)的出现和433花园的建成,是中国社区花园研究实验进入到普惠广域的决定性瞬间,这标志着完全民间草根的自主社区花园营造进入到自组织阶段。
不只在社区花园领域,团队还深入推进参与式社区规划的作为更为广泛的行动领域,从社区花园走向社区规划。后者涵括住宅社区的各类空间元素的共建共治共享,并在上海东明路街道、虹梅路街道等持续深耕,同时创建在地社会组织东明路街道社区规划与营造支持中心,制定东明路街道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手册》,每年汇编《参与式规划提案手册》,培育300+社区大人,覆盖全部居民区,引导居民共同建设社区。
街区是社区活力中心,是社区发展引擎,是公共交互中心。在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推进街区共生的实验,从社区走向街区,走向社会治理共同体实验的深水区,并在上海浦东新区、宝山滨江、徐汇区进行落地实践。街区共生以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方主体联合的方式,推进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空间融合共生。
东明实验以城市微更新为空间载体,搭建社群参与行动的共治机制,探索居民参与的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社代会、党代会、社区营造中心、街区发展中心等措施,促进公众参与社区更新中的在地化、组织化、常态化、制度化;并通过社群参与行动重塑社区+街区共同体,为我国城市更新中社区共同体发展提供样本。其中22年的重心——街区共同体的组织实体是街区发展中心,将成为街区多方主体的共治组织平台,锚固多方主体,促使街区共生的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共同推进街区发展。
社区花园和口袋公园有什么不同?真正的区别是这种形式的公园能否率先实现本质的变革——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突破。能否实现由传统的政府、地产商生产变为人民直接参与公共空间的生产并由人民来自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和实验的话题。
上海的社区花园实验已经展现了完全民间自主生产的可能性,这些参与者已经不满足于只在自己的小区进行实验,而是希望可以在更加具有公共性的空间如孩子上学、自己上班的路边小空间来进行八戒体育。社区花园只是社区主体性、公共性实验的起点,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在社区花园-社区规划-街区共生的育人赋能实践中,不断尝试拓展,持续创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